销量连年下滑,蓝牙智能音箱会成为下一个BB机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01:00
智能家居,是现在家居行业的消费热门方向,而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蓝牙智能音箱,刚问世时一度爆火,“天猫小精灵”、“小度”、“小爱同学”,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亲戚”,而如今,却面临着销售连年下滑的困境。同时不少用户吐槽蓝牙智能音箱的操作存在不流畅的地方。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570万台,同比下降25.6%,市场销额为42.0亿元,同比下降29.4%。这已经是智能音箱市场连续第四年出现衰退,市场规模已经不及2021年的一半。面对如此显著的销量下滑,蓝牙智能音箱是否会重蹈“BB机”的覆辙,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交互体验欠佳,用之鸡肋弃之可惜
尹女士家中可谓是智能设备的“大聚会”,华为电视的“小艺”、饮水机的“小爱”、奥佳华按摩椅的“小奥”以及天猫精灵智能音箱,都在为她的生活“服务”。然而,这种“服务”却常常让人哭笑不得。叫“小爱”时,“小爱”无动于衷,“小奥”却突然启动;指令必须精准无误,一个字的差错都可能导致设备“懵圈”。

在家照顾宝宝的韩女士则表示,她原本想用蓝牙智能音箱哄孩子,可每次播放儿歌时,不是提示绑定音乐会员,就是要求充值。好不容易满足了这些要求,音箱有时还会在毫无指令的情况下突然“蹦”出一句话,吓人一跳。“目前蓝牙音箱最大的用处,就是问它时间。”韩女士无奈地说。
尽管蓝牙智能音箱都配备了语音助手,但不同型号在识别准确率、语言理解能力和响应速度上差异巨大。在嘈杂的环境中,这些设备更是难以精准识别用户指令,交互过程卡顿频繁,用户体验大打折扣。这种不流畅的交互,不仅让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直线下降,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频率。
市场需求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
记者随机走访售卖蓝牙音箱的门店发现,目前蓝牙智能音箱的品牌以百度(小度)、小米(小爱同学)、华为和阿里(天猫精灵)等大品牌为主,价格在70元至300元不等。经营电子产品档口的李先生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来购买蓝牙智能音箱的消费者并不多,目前店里一个月也就是卖10台左右,“这类型的产品也出现好几年了,想买的早就买了。”

当前,蓝牙智能音箱产品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大多数产品在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相差无几,缺乏独特的创新点。无论是播放音乐、查询天气,还是控制智能家居,各品牌产品几乎如出一辙。那些看似炫酷的语音交互功能,在实际使用中却显得有些“鸡肋”。“在家的时候想看看现在几点了,还要对音箱说一句话,感觉有点尴尬。”韩女士表示,不如直接看看手机显示屏来得方便。
公开资料显示,智能音箱市场在2019年曾达到高峰,当年销量超3600万台,同比增长125%。但从2021年开始,市场需求逐渐饱和,销量开始下滑。到2024年上半年,销量已降至800余万台,同比下降了29.8%。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2020年的47分钟降至2023年的19分钟,超过60%的交互集中在音乐播放和闹钟设置等基础功能。李先生坦言:“消费者发现花500元买的智能音箱,90%的功能和199元的传统蓝牙音箱没区别。”这种持续的下滑趋势显示出市场已经从快速扩张阶段进入调整期,消费者对智能音箱的新鲜感逐渐消退,需求趋于稳定甚至下降。
AI赋能,智能蓝牙音箱能否提升用户体验

2024年第二季度,百度全面升级了小度智能屏X9的AI技术,内置文心大模型,定义型号为小度智能屏X9 PRO,主打更加智能的AI陪伴,通过多轮对话提升语音交互能力,同时叠加360度旋转摄像头实现老人和小孩的看护功能。天猫精灵X6搭载了通义千问AI大模型,主打星际元素的高颜值外观设计和天空声道音质,在智能技术升级的同时兼具时尚美学和科技感。
洛图科技认为,尽管AI大模型技术为蓝牙智能音箱带来了机遇,但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业内和消费端的看法并不相同。智能音箱本身的主要交互语言是语音,AI内容创作能力在音箱场景下的发挥和用户感知会受到限制。大模型要成为智能音箱二次崛起的牵引力,尚需观察。
公开数据显示,蓝牙智能音箱在中国城镇市场的渗透率仅约20%,三、四线等下沉市场及教育、婴幼老人等垂类市场尚待开发。不过,若行业无法解决产品同质化、交互体验差等问题,淘汰危机依然存在。智能音箱的四年下坡路,其实是市场趋势推动下,硬件行业不断竞争和升级的结果。尽管智能音箱已经“失宠”,但市场对智能设备的需求绝不会就此停歇。(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