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增长!山东港口一季度稳健开局、进中提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13:00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一季度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超过4%、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韧性。
强活力:陆海联动 向“新”跃迁
一季度,山东港口持续放大港口的枢纽平台作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新发展格局中跑出全新加速度。

海向出新,服务“双循环”。近日,载有3.7万方工程建材和车辆设备的“运盛”轮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起航,标志着山东口岸首条古巴件杂货航线正式开通。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深化与船公司合作,增航线、升运力,新增外贸航线6条,航线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以丰富的航线组群助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陆向焕新,构建“大通道”。3月,装载着54TEU家具的海铁联运专列在豫北内陆港鸣笛启程,发往青岛港,标志着山东港口首条“河南焦作—青岛港”ONE海铁联运专列正式开通。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持续放大内陆港辐射带动作用、畅通物流大通道,布局安徽(阜阳)内陆港、开通“安徽阜阳-山东港口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山东港口鲁西国际陆港成功获批联合国“CNLCH”国际港口代码,成为国际运输的“始发港/目的港”。一季度,山东港口海铁联运箱量超百万标箱,持续保持稳健向好发展态势。
货源上新,带动“新增长”。近日,一批装载着新能源汽车的集装箱从日照港装船发运,助力我国新能源装备高效出海。一季度,山东港口抢抓中国机电设备、高端装备、工程机械、钢材等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窗口期,深耕件杂货班轮业务,提供高效稳定的海运通道,实现货源、航线双增长。除此之外,山东港口还积极发力新货种、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货种空间,“新三样”等出口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聚合力:全链服务“赛道竞速”
山东港口,不止于港。一季度,山东港口围绕“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这一重要战略转型,持续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加速布局新兴业务赛道,延链、补链、强链,实现港航生态圈的和合共赢。

集装箱一体化支撑高效中转。近日,随着“唐山港集1”轮完船离泊渤海湾港潍坊港区,渤海湾港集装箱公司今年外贸集装箱日本航线作业量实现同比增长78.63%。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深入推进集装箱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完善集装箱内支线网络布局。一季度,山东港口国际中转持续增长,以高效畅通的物流运输通道和运输效率,全力满足企业、客户用箱需求。
全链条服务保障便捷“出海”。今年2月,中远海运“创新轮”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码头泊位,顺利完成纸浆货物入库,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成功落地山东港口,为全国港航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山港方案”。今年以来,山东港口发挥大码头、大堆场、大库区核心优势,集成供应链全要素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方案。山东港口还先后走进宁夏、上海、皖北等开展供应链综合服务推介和纸浆、集装箱等业务交流会、恳谈会,延伸上下游服务链条,为广大客户打造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
添智力:科技赋能“硬核突破”
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创新是必答题。山东港口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智慧港口建设先声,蹚港口创新发展路径,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港口“三大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聚力攻坚,打造港口科创新高地。发布《202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2025年度十大数字化示范场景》等科创规划方案,围绕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技术、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四大方向,组织第三批十大科技创新攻坚,开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支撑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构建港口创新共赢生态。发布《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以场景需求为牵引,围绕智慧生产、智慧供应链等8大类业务领域,细分至60余个具体场景,全面展开模型赋能工作;揭牌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天和”,启动一体化贸易智慧风控管理平台智獴Ⅱ期,吸引多方生态伙伴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港口”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应用;与百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构筑产业新生态,引领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加速推进,成果频出。例如,青岛港携手物流集团、贸易集团、科技集团打造“千纸鹤PulpCrane”纸浆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日照港流动设备智慧运维平台上线,“烟台港数字化管控平台”与“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港湾建设集团7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此外,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以及物流集团、科技集团、投控集团、医养集团等均已实现DeepSeek应用落地,进一步推动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山东港口将牢记嘱托、加压奋进,走在前、挑大梁,加快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塑强供应链综合服务新优势,奏响高质量发展更强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港口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范薇 通讯员 朱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