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上下其手的典故(“上下其手”一词的来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19:15:48    

公元前547年的夏天,楚国联合秦国入侵吴国,但吴国早有防备,只能放弃。转而进攻郑国的城麇,郑国派大夫皇颉出战,被秦楚联军打败,皇颉也成了俘虏。


俘虏皇颉的是楚将穿封戌,他是穿封县的县公,名戌,所以叫穿封戌。但是楚军的另一名将领王子围却一口咬定皇颉是他亲自抓到的。

王子围是楚国国君的弟弟,但穿封戌不买他的账。二人争执不下,只好找太宰伯州犁主持公道。

这伯州犁是个聪明人,一听二人来意,就说:“这件事我可判定不了,还是把俘虏本人叫过来,当着两位的面问个清楚吧。”

穿封戌说:“好啊,当面对质,我没意见。”

王子围则意味深长地看了伯州犁一眼,说:“就照太宰的意思办,我相信太宰会秉公办理”。

于是皇颉就被押到他们面前。

伯州犁对他说:“这两位贵人争论不休,为的就是你呀!我听说你是一位君子,应该明白事理,不会乱说话,对吧?”

皇颉只能点点头,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伯州犁将手高高举起(上其手),指着王子围说:“这位呢,叫王子围,是楚王尊贵的弟弟。”

王子围面带微笑地点点头。

伯州犁又放下手(下其手),指着穿封戌说:“这一位呢,是穿封县的县公。穿封你知道吗?是我们楚国一个不知名的小县,一般人不知道。”

穿封戌听伯州犁这样说,气得脸色铁青。

这就是“上下其手”的来历了。

伯州犁又对这皇颉说:“现在,你如实说,你是被哪位贵人抓到的?”

皇颉也不傻,伯州犁这样上下其手,他早就心知肚明。他煞有其事地说道:“难怪我会被俘虏,王子围在战场上气势如虹,我一遇到他,就手脚发软,情不自禁地弃甲投降。”

听到皇颉这样说,伯州犁暗暗对他点了点头,王子围则给了伯州犁一个赞许的微笑。穿封戌则气得拿起武器,就向王子围刺去。

王子围连忙闪避,拔腿就跑。穿封戌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王子围的营帐外,被卫兵门挡住才罢手。

上下其手现在用来比喻暗中勾结,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