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通经下乳、清热解毒的中药:内能治乳痈肿痛,外能治痈肿疮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4 08:34:24
漏芦(lòu lú)
漏芦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祁州漏芦及蓝刺头(禹州漏芦)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其味苦,性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的功效。
使用注意:气虚、疮疡平塌及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漏芦能恢复前列环素/血栓素A2的平衡,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漏芦
消痈散结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尤为治乳痈的良药。
可用于痈肿疮毒,乳痈肿痛。
治痈肿疮毒:可用漏芦配大黄、连翘、紫花地丁等。
治乳痈肿痛:可用漏芦配瓜蒌、贝母、蒲公英等。
《日华子本草》:“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通经下乳
漏芦味苦降泄,有通经下乳之功。
可用于乳络壅滞,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等。
治乳房胀痛,乳汁不下:可用漏芦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
《神农本草经》:“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中药:漏芦
漏芦常生长于荒郊野外,您见过吗?
漏芦又叫狼头花、和尚头、鬼油麻等,在你们当地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