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起源及由来 ?为什么难以治愈?这是关于艾滋病的最强科普!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3 09:17:33
自1988年以来,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至今,有3/4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晓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

我国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约为万分之九,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感染率不高,感染的绝对数仍然很大。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那么,艾滋病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难以治愈?
1
猩猩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人类
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
发现一种奇怪的病:
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
还会感染其他各种不同寻常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
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
治愈率为零!
随后,人们发现得病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同性恋
因此,有些研究者直接将这种病叫做
“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女性、异性恋男性、血友病患者、
用注射器吸毒的瘾君子、甚至儿童
也得了这种病
1982年
这种病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命名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即艾滋病
想要根治顽疾
必须从它的源头入手
于是,美国疾控中心组织了一支
由癌症专家、寄生虫病专家、
病毒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强大阵容
他们通过多地多种取样、分析和研究
推算出一种“类艾滋病毒”
该病毒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
猴子和猩猩身上
1930年前后,由猩猩传染给了人类


猩猩和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30%至70%的猴子被“类艾滋病毒”感染后
只是携带病毒,并不发病
一旦该病毒进入人体
就会肆无忌惮地在人体内攻城略地
逐渐进化成人类艾滋病病毒
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
一旦被感染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
那么,艾滋病是如何迅速传播的?
“针具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起
廉价的、不需消毒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就开始在医药卫生领域大范围应用
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非洲
一支注射器可能会被使用上千次
造成病毒在人群之间的快速传播

20世纪60年代
艾滋病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
传到美国东部、东南部
进而到欧洲和亚洲
现在,全世界都深陷其中
2
这种病毒有多可怕!
2002年,研究艾滋病的权威期刊《AIDS》报道
在未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治疗的情况下
一位感染者
从正式进入“艾滋病发病期”算起
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仅有9.2个月
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
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这一时间的长短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
经血感染者为4-5年
性交感染一般为11-13年
如果一个感染者的无症状期能达到13年
就可以被称为“长期生存者”了

5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传播
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
他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2.血液传播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
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
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
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
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
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
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
2012年到2016年期间
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
生下健康宝宝
一位 39 岁的艾滋妈妈不顾家人反对
决定留下肚子里的孩子
从怀孕初期就开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尽量阻断母婴传播
最终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宝宝
对于这类妈妈
医生不建议顺产分娩
产后也不要母乳喂养
一般的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
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生活当中,我们应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6
怎样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
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针头:
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
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
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
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
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
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行为
这些均有血液暴露
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
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
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
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
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
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4.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5.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
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
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救护伤病员时
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