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三国寿命排行榜(三国时期,最长寿和最短命的诸侯,分别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08:48:48    


最长寿的诸侯:士燮

一方面,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在汉末三国时期,士燮是割据交州一带的诸侯。

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东汉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衰微。在此背景下,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士燮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䵋兼任九真太守,士䵋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当时,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并攻占了荆州的部分郡县。眼看东吴日渐壮大,士燮选择归降可谓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

当然,士燮只是名义上依附于东吴,他还是交州实际上的控制者。士燮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在汉末三国时期,九十岁自然是一个高龄了。特别是在三国诸侯中,找不到比士燮更长寿的了。

总的来说,士氏家族是汉末三国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最短命的诸侯:孙策

另一方面,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

孙坚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等活动时,年少的孙策携母迁居舒县,与当地豪族名士周瑜等人以及士大夫阶层,深得江淮地区的人心,颇有声誉。公元191年,孙坚阵亡后,孙策为继承父亲的志向而暂时屈事袁术,带兵攻取庐江郡。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后,东渡长江,开始平定江东的战役。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后,孙策公开与袁术决裂,得到朝廷的认可,授骑都尉、会稽太守,袭封乌程侯。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册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和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建安五年(200年),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地区。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同年四月四日(5月5日),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际,为其所诛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伤,不治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对此,在笔者看来,孙策不仅是三国最短命的诸侯,他的突然去世,更影响到当时的历史走向,也即如果孙策真的偷袭许都,曹操和袁绍的较量结果都会发生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