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硫酸的用途有哪些(《硫酸的工业制法及性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4 09:47:42    

硫酸的工业制法

硫酸的用途: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以及有机合成。实验室中还用硫酸制取一些气体,浓硫酸还用作气体干燥剂

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也可以将工业生产中产生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收,生产硫酸。制备硫酸的工业流程和化学原理如下:


注意: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可逆反应,未反应的二氧化硫要循环反应。

三氧化硫要用98.3%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因为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太剧烈,而且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产生酸雾,导致吸收不完全。用浓硫酸吸收比较完全不会产生酸雾,再将吸收了三氧化硫的硫酸(发烟硫酸)用水稀释,就可得到不同浓度的产品。

硫酸的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沸点较高不易挥发。纯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没有电离,所以不导电。

硫酸分子

实验室中一般使用98.3%的浓硫酸,用水稀释就可得到不同浓度的硫酸。

硫酸是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有酸的通性(包括稀硫酸和浓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浓硫酸除了有酸性外,还有三种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吸水性:

浓硫酸能够强烈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

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Cl2等)、中性气体(如O2、N2、CO等),但不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3)、某些还原性气体(如HBr、HI、H2S等)。

将蓝色的胆矾晶体放入浓硫酸中,晶体会失去结晶水变白色。

脱水性:

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现象。

蔗糖逐渐变黑色,烧杯内壁上有水雾,过一会儿,固体体积膨胀成海绵状,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变黑色说明生成了单质碳,产生水雾说明反应放热,蔗糖中的H、O以水的比例2:1脱出,生成了水,说明浓硫酸有较强的脱水性

固体的体积膨胀,呈海绵状,说明有大量气体产生,从物质的组成看,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SO2,说明炭和浓硫酸发生了反应,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很强的脱水性,并伴随放热,这是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强烈腐蚀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使用浓硫酸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接触皮肤、衣服。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残留的酸。

强氧化性:

碳被氧化成+4价,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还原产物是二氧化硫,+6价S被还原成+4价。其它的一些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等也可被浓硫酸氧化。

浓硫酸还能氧化大多数金属单质。活泼金属单质与稀硫酸反应,可以置换出氢气,但铜不能反应,与浓硫酸能不能反应?

实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操作:把一根铜丝一端绕成螺旋状(增大接触面积),将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把铜丝嵌入凹槽,连接好装置。

将铜丝伸入到浓硫酸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观察现象。

再将铜丝往外拉出溶液,停止加热。等装置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溶液慢慢注入到一个盛水的试管(或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生成;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带点灰色);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试管里的溶液倒入水中稀释后,溶液呈蓝色

实验结论:在加热条件下,Cu与能浓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气体。


分析反应化合价的变化,硫酸中+6价S被还原成+4,表现出强氧化性,浓硫酸作氧化剂,Cu由0价升高为+2,作还原剂。同时,硫酸还与铜离子生成硫酸铜,作酸表现出酸性


思考:

(1)铜丝表面出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结合物质的组成看,可能是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等,可用实验进一步证明。

(2)如果将足量的铜与含有2mol H2SO4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能否得到1 mol二氧化硫。

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会降低,变成稀硫酸后,与铜不反应,反应停止。所以硫酸不会完全反应,得不到1mol二氧化硫。(在学习中,要学会动态的思考问题

(3)将上面的金属Cu换成Zn、Fe、Al等金属,反应的情况会怎样。

如果把铜片换为锌片,常温下就可反应,会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气体。因为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SO2,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成稀,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看出,浓硫酸的氧化性是+6价S表现出来的,所以有强氧化性稀硫酸的氧化性是+1价H表现出来的,所以氧化性弱,生成的产物也不一样。

Fe、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它会将表面的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离了金属与酸,反应会停止。所以将Fe、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把金属表面被氧化成致密氧化膜的过程叫钝化,工业上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

但如果加热或稀释,则钝化作用会消失,金属可以完全反应,以Fe为例。



常见的硫酸盐

(1)硫酸钙:自然界中的硫酸钙常含结晶水,俗名石膏,加热可失去大部分结晶水,得到熟石膏。


熟石膏再与水混合成糊状物,又会凝固成为石膏,这种性质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用石膏绷带。工业上还可调节水泥的硬化速率。

(2)硫酸铜:白色粉末,结合水变成蓝色晶体,俗名胆矾、蓝矾。


在实验中可用于检验水,如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胆矾与石灰乳混合可配制一种常见的农药——波尔多液。

(3)硫酸钡:自然界中的硫酸钡以重晶石的形式存在,可用于生产其它的钡盐。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因此医疗上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要注意,可溶性BaCl2、Ba(OH)2等化合物以及BaCO3有毒!所以不能用BaCO3作“钡餐”,它可溶于胃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