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的肯定 二一五医院 1次手术收获4面锦旗,把医生、护士夸了个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0:15:00
“医生,我便血一个多月了……”
4月初,53岁的侯阿姨忐忑不安地走进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肛肠科诊室。接诊的焦英伟主任敏锐察觉到异常,经初步检查发现其直肠内有肿物,随即安排入院。进一步的肠镜和病理检查后,侯阿姨被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
“听到‘癌’这个字,脑子一片空白,手都在抖。”回忆起确诊时的场景,侯阿姨仍心有余悸。但焦主任的一句话让她稍感安心:“别怕,现在医疗技术很成熟,我们一步步来。”

专业护航
多学科协作下的精准救治
面对侯阿姨的病情,焦英伟主任团队迅速行动。术前,组织多学科会诊,结合影像学结果和患者体质,最终决定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这种微创手术不仅能精准切除病灶,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创伤,加速术后恢复。
手术当天,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仅用2小时便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和淋巴清扫。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切除干净,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很成功,但后续护理才是康复的关键。”主管医生每天查房时都反复叮嘱护理团队和侯阿姨的家属。

暖心护理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医者仁心
术后的侯阿姨身上带着临时造口,伤口护理成了重中之重。责任护士每天定时为她消毒、更换造口袋,动作轻柔熟练。“每次换药前,她都会先搓热双手,就怕冰到我。”侯阿姨感慨道。
除了身体上的照料,医护团队更关注她的心理状态。术后第三天,侯阿姨因排便方式改变情绪低落,护士长察觉后,特意坐在床边和她聊天:“您看,造口只是暂时的,等身体恢复好了就能回纳。现在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地康复。”一句句暖心开导,让她逐渐重拾信心。
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睡眠监测……护理团队将每一项细节都列入清单:从流食到半流食的过渡,每天2次床边踝泵运动,甚至夜间查房时轻手轻脚关灯的动作,都让侯阿姨倍感温暖。“他们比家人还细心。”家属动情地说道。

四面锦旗
每一句感谢都是生命的回响
住院两周后,侯阿姨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临别前,她和家人将四面锦旗送到肛肠科医护手中——
“精心护理 仁爱天使”:致敬24小时守候的护理团队;
“精湛医术 保健康”:献给主刀医生的妙手仁心;
“大医精诚 德医双馨”:点赞多学科协作的专业精神;
“医德高尚暖人心”:感恩全程无微不至的关怀。
“原本以为癌症手术会痛苦难熬,没想到在这里,连换药都成了暖心的仪式。”侯阿姨在医院的“小核”健康管家平台上写下长文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动。

以心换心
医患共筑的健康防线
“锦旗是认可,更是鞭策。”焦英伟主任表示,直肠癌的诊治需要技术、护理与人文关怀“三驾马车”并驱。近年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肛肠科持续推进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理念,将平均住院日缩短至7天,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
在医疗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侯阿姨的故事或许只是千万案例中的一个缩影。但正是这些真实的温情瞬间,让冰冷的器械有了温度,让白色的病房透出暖意。正如一位护士在朋友圈写下的:“医学是科学,也是人学;治愈身体之前,先要抚慰人心。”
来源: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