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诚邀世界旅友,湖北底气十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0:34:00    

4月25日,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省委书记王忠林以“湖北文旅首席推荐官”身份,以山水为笔、文化为墨,向世界发出荆楚之约。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湖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坚定决心,更释放出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强烈信号,为新时代湖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凝聚合力。

湖北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坐拥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16家5A级景区,山水形胜与人文荟萃交相辉映。从长江三峡的雄奇壮阔到神农架的生态秘境,从武当山的道法自然到三国赤壁的历史烟云,湖北之美既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接天碧波中,也在曾侯乙编钟的千年回响里。省委书记化身“文旅首席推荐官”,正是以文化为魂、以山水为脉,将荆楚大地的“诗画山水”转化为“诗与远方”的生动实践。通过“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的四季邀约,湖北正以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创新路径,让千年文脉焕发时代光彩。

“好食材更要有好做法”,湖北文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系统谋划。省委、省政府将“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列为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之一,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编制了《湖北省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推动构建“一核引领、一带串珠、三圈联动、多极支撑”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通过“规划引领、问题导向、链态融合、宣传推介”等举措,湖北着力解决景区基础薄弱、服务功能不足等短板,深化文旅与科技、农业、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赤黄红”荆风楚韵线路的推出,既激活了红色资源,又带动了全域旅游消费升级。

除此之外,湖北以“得中独厚、联结世界”的区位优势,加速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高铁4小时通达全国80%重要城市,天河机场、花湖机场构建“双枢纽”开放格局,入境游客“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服务让“荆楚之约”触手可及。通过全球旅行商大会、长江文化艺术季等平台,“知音湖北”品牌走向世界,2024年,湖北省累计接待游客8.6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737.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5%、15.2%。同时,湖北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推出“一票根激活全域消费”模式,让演唱会门票、高速通行凭证转化为文旅消费“金钥匙”,实现“边打卡、边刷卡”的沉浸式体验。

天时、地利与人和下,湖北省正在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富民强省的“金钥匙”。湖北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底色,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神农架大九湖的生态诗篇、恩施大峡谷的绝壁奇峰,既是自然馈赠,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随州文旅创新打造编钟文化创意传播,通过青铜器乐复原展演、炎帝故里寻根节等IP活动,让千年曾随文脉焕发新生,带动文旅收节节高。仅随州随县,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2%。此外,通过“文旅+百业”的融合模式,湖北培育出新能源汽车、智慧文旅等新业态,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700亿元,文旅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当文化根脉化作产业活水,湖北实践印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非此消彼长,而是共生共荣的发展辩证法。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北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今日之湖北,正以“荆楚文化走廊”串珠成链,以“国际范”品牌擦亮文化名片,以“硬支撑”服务提升游客体验。省委书记的“文旅首席推荐官”身份,既是诚意邀约,更是使命担当。湖北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山水为卷、以文化为墨,共同书写“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荆楚华章,为助力支点建设注入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武文璨(随州市随县均川镇)

责编:沈素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