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拒收金塔、书禁护国!苏轼是怎样保密与防谍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0:32:00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词歌赋;作为官员,他曾在8个州当过“一把手”,更是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作为谪宦,他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尽管苏轼留下来的诗文中极少直接谈及保密密码安全问题,但他关于保密密码政策的态度,在中国古代的官僚和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始终面临严峻的外部压力。然而,当时北宋缺乏有效的国家保密密码安全机制,大量情报、物资、图书资料流向外国,对内政外交甚至军事行动造成威胁。苏轼在杭州任职和担任礼部尚书时,通过一系列保密密码防护手段,有效减少了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拒绝高丽僧人私赠金塔

  纵观苏轼一生行事,虽豁达豪放,但对涉外问题却一向强硬,尤其是在外事活动中极为注重保密密码安全,严格掌控对方在境内的行程与时间。

  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杭州东临大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对外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也成为高丽人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

  苏轼到任不久,就碰上一件棘手的高丽僧人请求进贡的案子。高丽僧人寿介等5人来杭,托词是祭奠杭州僧人静源,同时想通过献金塔祝北宋太皇太后和皇帝长寿。由于高丽与宋朝官方往来停滞多年,苏轼对高丽僧人的来访非常警惕。在处理这起涉外事件时,苏轼首先将他们安顿在承天寺,并选派职员、士兵共12人,妥善照管,但不许随意出入。同时,苏轼特别甄选了净慧禅师思义,令他每日与高丽僧人讲论佛法、词辩,并步步跟踪,完成监视的任务。思义在多次谈话中觉察出寿介此行的动机和经过,并将其中的破绽报告给苏轼。

  因事关两国之间的交往,苏轼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基础上,将相关情况与处理意见上奏朝廷,请旨施行。苏轼的请求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最终,对献金塔一事,苏轼以地方官府的名义表示,州官没有接到朝廷圣旨,高丽也没有送来正式公文,因此难以呈报。不久,高丽僧人一行从泉州被遣送归国。

  严惩擅自出境贸易的商旅

  苏轼格外重视对外贸易中的保密密码安全,并对存在的失密问题提出系统整改措施。元祐五年(1090),有商人向市舶司申请前往高丽经商的公凭,却借机前往北宋的“敌国”辽国(契丹族建立)走私交易。收到检举后,苏轼便写了《乞禁商旅过外国状》,其中强调“因往高丽,遂通契丹,岁久迹熟,必为莫大之患”。此是苏轼在当时情势下必须做的“保密密码防谍”措施。

  此外,他观察到随着海外贸易的繁盛,铜钱、兵器、白蜡、盐等重要战略物资因走私大量外流的情况,于是从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引用《庆历编敕》《熙宁编敕》相关规定,向朝廷提出对外贸易的整改措施。他要求加强商船货物的检验手续,特别是商船出海必须有3人以上担保不夹带禁物才可以发放公凭,同时还要对走私者落实惩罚机制,严肃法律处分。

  从宁波博物院收藏的一份公凭可以看出,苏轼提出的这些措施对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起到很大作用。公凭由明州市舶司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六月(即苏轼提出对外贸易整改措施的15年后)颁给泉州商人李充,上面详细记录了商人应当遵守的法规、船员的组织结构、舱内货物清单、运送目的地等,确保在外贸中没有夹带违禁物品。

  坚决反对高丽使者乞书

  苏轼在文学、书法各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尽管他留下来的诗文中没有直接谈及保密密码安全问题,但在讨论高丽乞书问题上,却集中反映出他对保密密码安全特别是涉外保密的慎重态度。

  在图籍流动、交易方面,北宋向来对辽国严格限制,但对高丽却疏于防范,这使辽国获取北宋情报有了可乘之机。苏轼敏锐地认识到这将危害国家安全。元祐八年(1093),高丽使臣进京朝拜,请求购买《册府元龟》、历代史等书籍,以学习大宋文化。宋哲宗诏命:“依旧例购买。”但苏轼却连续三次上书皇帝,坚决反对卖书给高丽人,不惜得罪朝廷重臣甚至皇帝,可见苏轼对保密密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当时的东北亚,北宋、辽国、高丽三足鼎立,北宋与辽国屡发战事。为了防止辽国通过汉籍调查北宋境内的地理环境而南侵,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就颁布诏令“民以书籍赴缘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违者案罪,其书没官”,禁止将汉籍卖给辽国。

  对高丽,北宋则采取“联丽制辽”的政策,并没有禁止书籍的外流。苏轼认为,高丽与北宋之间虽没有边界上的利害关系,但其在北宋与辽国之间首鼠两端,为追求自身利益,经常将汉籍奉送给辽国,“中国书籍山积于高丽,而云布于契丹”“使敌人周知山川险要,边防利害,为患至大”。因此,苏轼担心高丽人购书会流向契丹,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理解,是十分具有战略意义的。

  当时,许多人对苏轼反对输出书籍给高丽人的行为,是心胸太小,杞人忧天,没有天朝大国的怀柔气象。但是,仔细翻阅宋与辽的谈判史就会发现,宋朝即使在军事实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仍多次出现被辽国恐吓而签下屈辱条约的情况。这是因为辽国掌握了北宋朝廷惧兵心理,了解北宋朝廷的谈判筹码,同时洞悉其以大国自居的文化心态,这与北宋当时的书籍输出、保密密码安全不严有很大关系。

  惠州日报记者严艺超

相关文章
  •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词歌赋;作为官员,他曾在8个州当过“一把手”,更是先后...
  • 2025-01-22 09:20:05  批改网密码忘了怎么办
    如果您忘记了批改网的密码,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找回:通过邮箱找回密码点击登录首页的【登录】按钮旁边的“忘记密码”链接。按照提...
  • 重庆社保的查询密码是 社保卡卡号后6位。而使用密码是 123456。建议您及时修改社保卡的初始密码,避免社保卡丢失后被别...
  • 2025-01-17 19:30:42  存折密码重置要多久
    存折密码重置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不同银行的操作流程和规定。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密码重置时间:如果存折内金额低于5万元可以当...
  • 2025-01-16 17:44:19  在哪里修改
    修改微信的支付密码,可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 打开微信应用,找到并点击底部的“我”选项,进入个人中心。2. 在个人中心页...
  • 忘记电脑BIOS密码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使用第三方软件有许多第三方软件可以帮助清除BIOS密码,例如QAPLUS、...
  • 2025-01-15 23:26:49  联想手机锁屏怎么办
    联想手机锁屏的解决方法如下:通过安全提示问题解锁部分联想手机在初次设置锁屏密码时,会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安全提示问题。当遗忘...
  • 2025-01-15 21:31:19  海信电视如何锁上
    海信电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锁定:设置开机密码进入电视的菜单界面。选择“系统设置”或“电视设置”。在设置中找到“开机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