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多“新”?| 蚌埠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乘势而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3:0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轻量化车身部件到智能车载显示,从高端汽车玻璃到核心电子器件……
在蚌埠高新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正成为安徽汽车产业版图上的重要增长极。
下好“先手棋”
聚焦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在安徽武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认真调试汽车三角窗玻璃生产线。
“我们第一条车门玻璃生产线去年12月已经投产了,目前第二条三角窗玻璃生产线正在紧张安装调试中,预计4月中旬投产,第三条后挡风玻璃生产线也在抓紧建设。”公司总经理应中华向记者介绍,预计今年企业将生产280万片玻璃以及玻璃总成,销售额将达1.7亿元。

2024年12月,安徽武耀生产车间成功下线第一片汽车玻璃
据了解,2024年12月安徽武耀生产车间成功下线第一片汽车玻璃,这也是安徽省自主生产的首片高端汽车玻璃。该片玻璃的诞生填补了安徽高端汽车玻璃生产领域的空白。
“2024年年初项目启动,年底就实现了首片汽车玻璃下线。这么快的速度,离不开当地政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应中华说,从资金支持、场地协调到工程建设,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都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专家也在项目落地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才使项目能够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从启动到投产。

安徽武耀生产车间
随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应中华对安徽武耀汽车玻璃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安徽整车销量逐年增长,这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目前,企业正加紧推进生产线建设,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为安徽及周边地区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强化“硬支撑”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在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台上,光场屏、木纹屏、空气成像等前沿车载显示技术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创新成果正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智能座舱体验。
作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显示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国显科技2021年5月正式进军车载显示领域,成立了专门的车载事业部,将自身在显示领域18年的技术积累及优势拓展至汽车显示产业。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依托凯盛科技集团‘3+1’战略布局,我们已打通从电子玻璃基板、面板减薄、大尺寸热弯盖板、MiniLED背光到触控显示全贴合的完整产业链。”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朱颂介绍,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上汽集团、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显科技取得了丰硕成果:自主研发的13.3寸超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获得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认证;完成车载MiniLED、木纹一体膜MiniLED双联屏等研发;成功将凯盛空气成像镀膜玻璃、UTG折叠玻璃、定向发声技术推向市场应用。目前,该公司多个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汽车座舱由电子化向智能化快速演进,作为消费者感知最强的单元,座舱市场发展迅速,增量空间显著。国显科技敏锐把握这一趋势,致力于打造智能车载显示解决方案,推出光场屏、木纹屏、空气成像、3玻璃盖板等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科技感和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未来我们研发的方向是HUD抬头显示系统,它可以将车速、导航、警示等驾驶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无需低头看仪表盘,就能获取关键信息。”朱颂说。
提升“软实力”
优化营商环境助企行稳致远
走进蚌埠简道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中,随着热冲压、激光切割、冷冲、抛丸喷油等工序有序进行,一件件高强度热成形零部件顺利下线,即将装配到各大汽车品牌的车身上。
“我们生产的热成形零部件包括前后门防撞杆梁、保险杠横梁等,产品覆盖范围可达汽车车身的30%。”公司运营经理孙思明介绍道。该项目由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建设两条热成形生产线,年产能300万件,预计年销售收入2.5亿元。

蚌埠简道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对机械手臂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更令人惊叹的是项目推进速度。“我们是采用了基金招商的新型模式。去年6月签约,8月开始建厂,3个月后厂房就落地建成了,效率还是非常快的。”孙思明表示,之所以选择落户蚌埠,一方面是看中其邻近主机厂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被当地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当地政府为企业安排专人全程帮办代办各项手续,从土地审批到厂房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
“政府的务实高效,让我们对在蚌埠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孙思明说。未来,蚌埠简道二期计划投资7亿元,新建3条热成形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将达800万件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为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强大的配套支持。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包保企业、项目机制,进一步强化资金要素保障,促进新兴产业项目“量”的集聚和“质”的提升。在政策“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正在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集群——
武耀玻璃年产400万套高端汽车玻璃项目和无锡朗贤年产800万件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项目已投产;昊方机电生产空调电磁离合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安徽凤凰、国威滤清器、明威滤清器等企业,拥有年产2500万只汽车滤清器及30万套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能力……
2024年高新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总产值超过70亿元,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以及专用车车身三大领域,打造了车载显示、车用继电器、滤清器等一批拳头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下一步,高新区将用足用好特别国债等政策,按照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原则,重点布局车用电子、车载电器、环保内饰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蚌埠高新区经贸局工业科科长张帅说。(记者 吕文卫 李旭 程昊 李学舜 海报设计: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