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能债权转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10:12
债权转让在某些情况下是受到限制的,以下是不能债权转让的情形: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或特定合同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例如扶养费请求权、劳动报酬请求权等。这些债权与债权人的身份或合同关系紧密相连,一旦转让,可能导致债权无法实现或损害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与债权人的人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或基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信任关系产生的债权,例如委托合同、赠与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以及不作为债权等。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必须遵守合同约定,不得擅自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
该约定须在转让之前订立,并且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债权人违反双方禁止转让的约定,将债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可取得该债权。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原则,某些债权不得转让。例如,国家以法律禁止转让的债权,违反禁止性规定的,合同当然无效。
具体的法律规定可能涉及证券、债券、票据等权利的转让,需依照相关的特别法规进行转让。
总结:
不能债权转让的情形主要包括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以及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这些限制旨在保护特定关系人的权益、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公序良俗。在实际操作中,涉及这些情形的债权转让应当谨慎处理,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