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体育家庭作业是“应试体育”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40:00    

推行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学生及家长“大手拉小手”形成共同的体育爱好,督促孩子多参加社会体育活动……近日,某地就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抓好中小学生锻炼时长、拓展校外锻炼提出系列要求。有人认为体育家庭作业彰显并践行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也有人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负担。

————————————————

体育家庭作业是作业,更是对家长和学生居家运动的指导。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只是受时间、器材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满足孩子运动的需求。现在由学校结合课程标准、体质监测报告及学生居家场地条件精准设计体育家庭作业,就是对学生和家长居家运动的悉心指导。显然,这对形成教育合力和培养终身运动者大有裨益。

(江苏省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汪志华)

应当对体育家庭作业给予鼓励和引导,一项教育新举措,只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利大于弊就值得提倡,万不可在它刚冒头的时候就乱棒打死。文化课“内卷”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多一份体育家庭作业,或许可以让学生从纸堆里直起腰来透一口气。

(陕西省镇巴中学 杨盛峰)

体育家庭作业是增强学生体质、弥补校内体育锻炼不足的积极措施,但需要家长配合。明智的父母积极配合,与孩子一起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让孩子体会锻炼的快乐。功利性的家长将体育家庭作业异化为“应试体育”,督促孩子为考试加分而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更有甚者,视体育家庭作业为负担,敷衍应付甚至帮孩子造假。若是后两种家长的行为成为普遍现象,体育家庭作业怎能实现良好初衷?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毛固堆镇黄楼学校 黄齐超)

体育家庭作业的本质是教育“内卷”催生的新应试负担。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要求学生完成跳绳拍视频、跑步App打卡等任务,将原本充满活力的跑跳投掷变成了枯燥的任务和指标。同时家长也被迫充当了运动监工,甚至出现个别家长为应付作业找人代跳、代打卡现象。当运动场变成了分数的竞技场,很可能与强身健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嘉祥外国语学校 李将平)

家庭作业不该给体育留一个专门端口。一是体育纳入中考,且在各种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社会氛围已形成。二是体育需要家校社协作,各方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即可。三是一旦学校刻意留体育家庭作业,必然让体育成为各方负担。不如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倡议、学生的习惯和家长“日常支持而不自知”的行为,更彰显其效果。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李正华)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09日第3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