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慧添利债券财报解读:份额微增0.25%,净资产缩水2.36%,净利润1.64亿,管理费0.70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4:1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31日,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上银慧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总额微幅增长,净资产有所缩水,净利润实现增长,同时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增长,净资产有所下降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上银慧添利债券2024年本期利润为163,776,394.71元,较2023年的154,393,568.11元增长了6.07%。本期已实现收益为123,244,941.31元,高于2023年的104,474,359.59元 ,增幅达17.97%。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的投资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成果。
期间 | 本期利润(元)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
2024年 | 163,776,394.71 | 123,244,941.31 |
2023年 | 154,393,568.11 | 104,474,359.59 |
变动幅度 | 6.07% | 17.97% |
净资产情况
报告期末,基金净资产合计为3,181,457,848.50元,较上年度末的3,258,309,392.43元减少了2.36%。其中,实收基金为3,090,225,891.79份,较期初的3,032,777,144.48份增长了1.89%;未分配利润为91,231,956.71元,较期初的225,532,247.95元大幅减少了59.55%。
项目 | 2024年末 | 2023年末 | 变动幅度 |
---|---|---|---|
净资产合计(元) | 3,181,457,848.50 | 3,258,309,392.43 | -2.36% |
实收基金(份) | 3,090,225,891.79 | 3,032,777,144.48 | 1.89% |
未分配利润(元) | 91,231,956.71 | 225,532,247.95 | -59.55% |
基金净值表现:长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过去一年,上银慧添利债券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8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98%,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0.15%。然而,从长期来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8.1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64%,基金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37.48%。
阶段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一年 | 4.83% | 4.98% | -0.15%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48.12% | 10.64% | 37.48%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
过去一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为0.0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为0.09%,表明基金净值波动相对较小,风险控制较好。
投资策略与运作:把握市场节奏,动态调整配置
投资策略
本基金奉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主动式投资管理理念。在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确定和动态调整债券组合、目标久期、期限结构配置及类属配置;同时,自下而上精选个券,把握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投资机会。
运作分析
2024年全年市场呈现收益率前高后低的牛市特征,本基金全年看好债券市场,在保持稳健信用组合的同时,动态调整利率配置,利率久期与走势相符,取得较好收益。各季度具体运作如下: - 一季度:经济弱复苏,市场流动性宽松,债券市场有利,信用利差收窄,基金配置信用债较多,因此获益。 -二季度:收益率快速下行,基金保持适度久期和较高杠杆,取得较好效果。 -三季度:市场波动加大,8月中旬市场转向,基金择机降低久期,平衡了收益和风险。 -四季度:债券经历调整后快速下行,基金及时参与波段,捕捉了一定机会。
业绩表现归因: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共同作用
市场环境影响
2024年债券市场的牛市特征为基金业绩提供了有利环境。经济弱复苏背景下的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利率的走势,都对基金的收益产生了积极影响。
投资策略成效
基金管理人通过动态调整利率配置和信用组合,较好地适应了市场变化。例如在二季度收益率下行时保持较高杠杆,以及在三季度市场波动时及时降低久期,都体现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然而,基金在某些时段未能完全跟上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可能与市场节奏把握的细微偏差有关。
市场展望:2025年面临更复杂形势
经济与市场形势
管理人预计2025年市场走势较2024年更复杂,全年经济较2024年更强。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文化行业等影响力和竞争力预计大幅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将取得效果。
债券投资策略
新动能对资金需求不如以前行业密集,固定收益市场资产供给仍有稀缺性,同时央行预计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年环境有利于债券投资。但需注意避免与热点市场行情冲突,采取灵活波段策略提升收益。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增长
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6,950,508.47元,较2023年的6,374,162.37元增长了8.9%。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205,711.44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6,744,797.03元。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幅度 |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 6,950,508.47 | 6,374,162.37 | 8.9% |
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 | 205,711.44 | 2,987.82 | 6849.04% |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 | 6,744,797.03 | 6,371,174.55 | 5.86% |
基金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737,627.13元,较2023年的1,593,540.61元增长了9.04%。
交易与投资收益分析:债券投资贡献主要收益
投资收益构成
2024年投资收益为152,062,802.26元,主要来源于债券投资收益和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收益。其中,债券投资收益为148,375,086.34元,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收益为3,687,715.92元。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
投资收益 | 152,062,802.26 | 128,017,619.27 |
债券投资收益 | 148,375,086.34 | 122,371,883.28 |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收益 | 3,687,715.92 | 5,645,735.99 |
买卖债券差价收入
2024年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为17,493,142.56元,而2023年为 -1,504,916.13元,表明2024年在债券买卖操作上取得了较好的差价收益。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
债券投资收益——买卖债券差价收入 | 17,493,142.56 | -1,504,916.13 |
关联交易:无重大关联交易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未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股票、权证、债券及债券回购交易,也没有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及其关联方在报告期内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除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其他关联方在报告期末及上年度末均未持有本基金。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持有占比高,份额微幅增长
持有人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6,416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481,643.69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3,029,452,239.83份,占总份额比例为98.03%;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60,773,651.96份,占总份额比例为1.97%。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
持有人结构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机构投资者 | 3,029,452,239.83 | 98.03% |
个人投资者 | 60,773,651.96 | 1.97% |
份额变动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3,032,777,144.48份,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445,472,674.66份,总赎回份额为1,388,023,927.35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3,090,225,891.79份,较期初增长了0.25%。
项目 | 份额(份) |
---|---|
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3,032,777,144.48 |
总申购份额 | 1,445,472,674.66 |
总赎回份额 | 1,388,023,927.35 |
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3,090,225,891.79 |
风险提示
- 单一投资者风险: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98.03%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集中赎回或巨额赎回,从而引发基金净值剧烈波动或份额净值尾差风险,甚至引发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人可能无法及时变现基金资产以应对赎回申请,投资者可能无法及时赎回全部基金份额。
- 市场风险:尽管2025年债券市场整体环境可能有利于投资,但市场走势复杂,新兴行业发展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利率波动也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影响。基金管理人虽计划采取灵活波段策略,但仍面临市场判断失误的风险。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