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积极助力全球气象服务能力提升”——访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巴雷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42:00    

人民日报记者 韩晓明

“中国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自身防灾减灾能力,也为全球早期预警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日前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积极与各方共享气象领域技术和经验,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巴雷特日前走访上海、广东、重庆、浙江等地,实地调研早期预警的有益实践和经验。在上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的高质量气象产品大幅提升预警能力;在广东,预警一经发布就能同时触发政府响应和公众行动;在重庆,预警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信息准确性;在浙江,预警信息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递到居民手中,社区防灾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基层社区注重建设早期预警体系,其核心优势在于将预警系统直接嵌入社区治理和日常生活。”巴雷特表示,中国在气象防灾减灾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以及坚定的韧性建设承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气象学家不仅仅是天气预报员——我们是每天24小时待命的一线响应者,就像医生和护士一样,致力于保障人们的安全;预警也不仅仅是发布信息,而是要让人们理解情势的紧迫性,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巴雷特表示,气象服务关乎千家万户,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过去几十年,全球气象预警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共有108个国家报告已具备了一定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能力。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当前,全球范围内仍有1/3的人口无法获得有效的预警信息,特别是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各国需要创新技术、加强协作、加大投资,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最需要的人群,以实现到2027年全民享有早期预警的目标。同时,还要努力确保预警信息可以促使人们采取早期行动,这方面全球也需要携手加快行动步伐。”巴雷特说。

“中国积极助力全球气象服务能力提升。世界气象组织高度赞赏中国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气象能力建设和加强南南合作方面的承诺。”巴雷特表示,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不仅提升国内预警能力,也向其他国家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已向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中国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早期预警系统,帮助多国整合气象、水文、环境和海洋数据;中国还长期致力于气象人才培养和技术共享,为发展中国家气象工作者提供专业培训……“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相关国家的气象预警能力,也增强了全球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巴雷特说。

“世界气象组织期待与中国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巴雷特表示,希望同中国气象局等合作伙伴一道,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气象预警中的应用;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建设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继续推动落实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助力全球实现防灾减灾目标。“期待中国继续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各方共同应对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