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保健品诈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2:32:12    

食品保健品诈骗是指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实际上没有保健价值的食品或保健品,从而获取非法利润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市场秩序。在中国,这类欺诈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其他相关刑事犯罪。

保健品诈骗的常见手段包括:

虚假宣传:

商家通过夸大产品的保健功能或治疗效果,误导消费者购买实际上无效的产品。

免费体验和赠品:

利用“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免费鸡蛋、面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进而推销高价保健品。

假冒伪劣产品:

销售假冒伪劣的保健品,或者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专家名医型诈骗:

冒充专家学者或名医大师,通过“免费咨询、义务诊治”的方式,虚构疾病并推销“神药”。

讲座会销型诈骗:

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诱骗消费者参加,然后提供虚假的“健康建议”并夸大产品功效。

虚构权威证明:

发布非法保健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等名义,为其产品的功效作背书。

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

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利用他们的恐惧和急切心理,进行欺诈行为。

为了防范保健品诈骗,消费者应保持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产品信息:

购买保健品前,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和适用人群。

选择正规渠道:

尽量通过正规药店、医院或官方网站购买保健品,避免在不知名的网站或地摊购买。

保持理性:

不要轻信“包治百病”、“无效退款”等虚假承诺,保持理性消费心态。

多咨询专业人士:

在购买保健品前,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避免盲目跟风购买。

警惕免费诱惑:

对于免费的体检、试用等活动,要保持警惕,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成为保健品诈骗受害者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