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结节≠癌症,规范评估是关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54:00    

针对公众关心的“癌症与肿瘤有何不同”“体检发现结节是否等于患癌”等问题,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黄勇表示,肿瘤包含良性与恶性,结节多数为良性病变,不必过度恐慌但需专业评估。

黄勇指出,肿瘤是“局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分为两大类。良性肿瘤:如脂肪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无远处转移,不属于癌症;恶性肿瘤:即通常所说的癌症,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生长迅速、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普通群众无需纠结术语细节,发现异常占位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是关键。”他强调。

随着CT、超声等检查技术普及,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检出率显著提高。黄勇解释,结节是影像学术语,指直径≤3厘米的圆形/类圆形病灶,直径>3厘米称为“肿块”。

良性结节常见类型有肺部结节:多为既往感染(如结核)愈合后的瘢痕、未吸收炎症等;甲状腺结节:以良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乳腺结节:包括腺瘤、囊肿等良性病变。这些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对健康无显著影响,无需手术切除。

黄勇提醒,部分结节可能是癌症早期表现,例如肺部磨玻璃结节“相当一部分为早期肺癌”。发现结节后,需从以下维度综合评估:

医学检查:医生结合结节大小、形态(如边缘是否光滑)、密度(实性/磨玻璃/混合密度)、生长速度等影像学特征;

高危因素:患者年龄、吸烟史、癌症家族史等。

“良性结节一般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复查CT),可疑恶性结节需进一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黄勇强调,结节不等于癌症,公众无需过度焦虑,但也不能忽视随访。“体检报告中的‘结节’需由影像科、超声科等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避免自行‘对号入座’或拖延就医。”他建议,检出结节后应遵循“及时就诊—专业评估—定期随访—必要时干预”的科学流程,实现“早发现、早处理”。

“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多数早期恶性结节可通过微创手术等手段根治,预后良好。”黄勇表示,公众应理性看待体检结果,用科学态度对待结节,既不过度恐慌也不盲目忽视。

记者:苏珊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