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守正创新精神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4:39:00    

  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寄予厚望,要坚持守正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慈善事业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不断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把好慈善事业正确方向。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引领广大慈善事业参与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功能作用,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慈善事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慈善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

  健全法制体系,提高慈善事业法治水平。始终将完善慈善法制体系作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立足基本国情,研究制定适应慈善发展现实需要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推动出台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修订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管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慈善财产保值增值等慈善法配套法规政策。推动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为加强基金会监督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2024年4月28日,由南京市江宁区慈善总会联合南京市江宁医院开展的“巡回义诊+健康管理”活动正式启动。活动期间,南京市江宁医院对区内所有公办敬老院的老年人开展慈善义诊,为老人们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筛查和诊断,并提供全面、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图为当日,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敬老院,医生为老人义诊。新华社发 苏阳/摄

  提升服务能力,发挥慈善事业积极作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强化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的有效衔接,研究建立慈善事业参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助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鼓励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慈善交流与合作,提高慈善事业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规范监督管理,提升慈善领域治理能力。紧紧抓住慈善事业公信力这个“牛鼻子”,建立自我约束、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慈善事业综合监管格局。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督促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加强基层慈善工作力量建设,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防范和化解慈善领域风险隐患。加强慈善组织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和方向,增强慈善行业人才吸引力。

  强化研究宣传,大力传播弘扬慈善文化。将慈善文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以及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弘扬慈善文化。坚持尊重慈善事业发展规律,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强化慈善基础研究,推进慈善文化和慈善教育体系建设,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更多内容详见:中国慈善联合会会长张春生同志文章《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策划:梁佩韵 张阳 审核:李艳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