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桐庐引领教育新潮流:杭州市科学教育实验校“AI赋能课堂”研讨活动在桐成功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08:00    

【来源:桐庐教育发布】

4月8日,春风轻拂富春江畔,桐庐县科技城未来学校迎来了一场教育界的盛会——杭州市科学教育实验校“AI赋能课堂”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主办,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与科技城未来学校共同承办,汇聚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初中部主任金京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娄丹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郑瑞沣教授、桐庐县教育局副书记王忠华、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应荣军、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俞虹等众多领导、专家,以及全市150余名教育管理者、学科骨干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活动伊始,桐庐县科技城未来学校副校长胡小江致欢迎辞,并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深度变革的校域样态》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借助AI打造的智“理”、智“学”、智“评”教育高质量发展闭环系统,展示了桐庐在AI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前沿实践成果,为在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初中部主任金京生随后带来《科学教育+AI特色的杭州经验》的专题讲话。他鼓励科学教师们积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科学教育赋能,携手构建更具深度、温度与良度的AI赋能科学教育新范式。

科技城未来学校的金莉娇老师与505班学生共同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这堂课借助讯飞美丽科学教学系统,以“千岛湖水质污染”为真实情境,引入AI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们在与AI的互动中,从多种角色视角出发,围绕“如何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整理出问题线索,最终给出了治理千岛湖环境问题的多维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AI赋能下科学课堂的独特魅力与强大活力。

课例展示

横村小学特级教师余涛对这堂科学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围绕“素养导向”“学为中心”“AI赋能”三个要点进行点评,并提出“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AI融入课堂的建议,称赞这是一堂真正的“生成式课堂”,AI在其中扮演着激发学习、促进思维的重要角色。

随后,科技城未来学校的王洪丹老师带来《AI习作批改:构建习作学教新生态》的经验分享。她从“收”“改”“析”“评”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AI在习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批改提供了全新思路。

下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郑瑞沣教授带来《深度神经网络基础知识简介》的专题讲座。他带领大家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AI在安全、泛化、透明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为教育工作者在AI应用研究方面指明了方向。

科技城未来学校项迪老师与605班学生展示的数学课《侧面积的再认识》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她巧妙运用AI引导学生从概念走向建模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桐庐县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友中针对这堂课作《生成式AI支持:双师型人智交互学习的转型实践》报告,高度肯定了项迪老师将AI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做法,认为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双师协同教学的转型。

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钟赛兴以《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探究》为题作观点报告。他通过展示KIMI(人工智能)主持人,生动地介绍了即梦、钉钉助理、豆包、百度AI图片助手等多款实用AI软件,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AI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了A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动最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强调,在推进AI与科学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要合理选取课程内容和应用场景,科学把握AI融入课堂的程度,不断探索更多融合教学场景。

此次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桐庐在教育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未来,桐庐县将继续发挥教育创新优势,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等方面的更多应用场景,为推动杭州市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桐庐力量。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周琳

初审:潘胜君

终审:张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