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爸宝妈收好,最全疫苗接种时间表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06:00    

□记者 杨璐 实习生 童璟瑶

当人群中大多数儿童接种了疫苗,就能够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保护少数因禁忌证、漏种等无免疫力的对象。

1.儿童接种疫苗应遵循哪些原则?

2.疫苗接种究竟该如何规划?

3.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好什么准备?

4.儿童如果未能及时接种疫苗该如何处理?

5.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针对儿童接种中的五大常见问题,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段桂琴、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王静。

【问题一】

儿童接种疫苗应遵循哪些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在接种疫苗前,医护人员应向家长或监护人详细告知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家长或监护人在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后,自主决定是否给儿童接种疫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年龄适宜原则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适宜接种年龄,这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和疾病的流行特征来确定的。

严格掌握禁忌证原则 接种疫苗有严格的禁忌证,如对疫苗成分过敏、患有急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一般不适合接种疫苗。部分情况,如轻微感冒、轻度湿疹等,并非绝对禁忌,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规范接种原则 接种疫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接种,包括正确的疫苗储存、运输条件,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和剂量等,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问题二】

疫苗接种究竟该如何规划,才能既减少家长和儿童的负担,又达到最好的免疫效果?

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是基于科学研究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具有权威性和合理性。

合理安排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费疫苗,家长可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等,选择是否接种。

优化接种流程 家长可提前预约接种时间,避免在接种门诊长时间等待,减少儿童和家长的时间成本和心理负担。

加强与医生沟通 家长要向医生详细了解本次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包括疫苗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减少担忧。医护人员可根据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方案。

【问题三】

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好什么准备?

家长可以提前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孩子即将接种疫苗的名称、作用、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携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方便医生核对接种记录和安排后续接种计划。

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孩子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或处于急性疾病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此外,若孩子有过敏史、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情况,也需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接种风险。

【问题四】

儿童如果未能及时接种疫苗该如何处理?

家长应尽早带孩子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医生会根据疫苗的种类、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订个性化的补种方案,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补种。

【问题五】

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现场留观 接种完成后,家长需带孩子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

观察不良反应 一般接种后的轻微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以及低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这些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一般在2天内会自行缓解。如果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发热超过38.5℃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腹泻、抽搐等,应及时就医。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接种后1~2天内,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局部感染。

注意休息和饮食 让孩子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相关文章